第一次到澎湖,算一算22年前的事了,當時在馬公市停留了四天。半年前接受邀約時,非常期待舊地重遊這個純樸的島嶼。原本計劃課後多停留幾天,準備多瀏覽些地方,但因家中老人家身體狀況不容許我們離家太久,所以,只在兩天課程的縫隙中小逛一下22年前去過的地方。

飛抵澎湖,新穎的機場建築、機場外整齊的規劃與綠意,以及抵達目的地途中的平坦道路景觀,令人改觀。猶記22年前,舊機場到市區沿途只有野草及田地,田裡面還有台灣見不著,獨特裝扮的蒙面女在耕作。

 

觀音亭是我特別想去的地方,記憶中的美很難忘懷。目前,觀音亭集結了廟宇、運動公園、海水浴場、青年活動中心等多元設施,在縣府長年的整治下,目前成了當地人以及遊客停駐之地,弄弄潮水、觀看夕陽以及祭祀等複合功能。

觀音亭西瀛虹橋的夕照是澎湖八景之ㄧ

黃昏時夕陽的餘暉渲染滿整個天空,景色相當美麗,是許多旅客戲水的最佳場所,夜晚時又有西瀛虹橋點輟,七彩的虹橋使得觀音亭的夜更炫麗。

西瀛虹橋外的海景

站在虹橋上觀海,感覺跟海邊不相同,有點風,所以波濤較洶湧。遠處還見船底泛著綠光的補小捲船,在夕陽餘暉中擺盪著。

觀音廟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建於清康熙35年,祀奉觀音。

母獅子

 公獅子

坐落在觀音廟前的這兩隻獅子,就是牽引我重遊觀音亭最大的誘因。古人雕塑它的材質令人敬佩。它是用糯米漿、石灰、黑糖水調和砌成,歷經多年依舊坐鎮廟前不壞。

天人菊

天人菊是澎湖的縣花,據說只能在澎湖成長,有人將它移植到台灣,但不成功。

澎湖天后宮是全臺最早創建之媽祖廟,原名娘媽宮,是傳統寺廟建築之代表。也是馬公市舊地名『媽宮』的源起。

由於澎湖氣候的關係,這個一級古蹟面臨斑剝的危機,目前在第二進落上方搭懸空的鐵皮屋頂保護著它。

四眼井

「四眼井」的開鑿年代距今約400(約明代中葉),位於馬公鎮中央街北端,已公告為三級古蹟。『媽宮』自唐宋以後就是「東洋」航線的中繼站,四孔井可能因位置低窪,可匯集三方泉水而成為過往船舶之加水站,因而逐漸被整砌成大井。後來在附近居民逐漸增加後,為維護汲水安全及秩序,乃以石板鋪蓋,上鑿四個井口,據傳中央街舊名大井街,即因本井而得名。

 澎湖,整體建設進步了,但澎湖人依然純樸好客,執政者對家鄉的建設,看得出用心,要讓澎湖成為一個富而好禮的快樂島嶼指日可待。

 



 

arrow
arrow

    小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