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屏東市經三地門前往霧台鄉,大約一個多小時車程,在山地管制站辦理甲種入山證後,正式進入霧台鄉。有別於三地門山產野味餐廳林立的花枝招展,霧台,就像帶著面紗的少女,簡約、樸實,怡然自得的倘佯在山裡頭。

霧台村由霧台、神山、伊拉三個部落合併而成,位於現今屏東縣霧台鄉行政區域內,有壯闊的溪谷與山林風光,三部落依山勢築石板屋而居,各自形成特色。

霧台村為魯凱族人世居之地,三部落皆屬於魯凱語系中的西魯凱群,語言、風俗習慣上與台東大南為主的東魯凱群及高雄茂林鄉的魯凱族下三社群有差異存在。


原民風的迎賓牌樓

這塊地板嵌鑲在『神山愛玉』的院落。

 『神山愛玉』院落一隅的百步蛇石雕。

百步蛇圖騰,對魯凱族人而言是一種祖靈的象徵,據傳魯凱族是百步蛇的後裔,因此對祖先懷抱著崇敬。

 

神山部落的愛玉婆婆,非常有意思的老人家,跟她買愛玉子,看著愛玉子海報的健康宣傳,問她吃了愛玉有什麼好處? 愛玉婆婆回答:對身體好!小瑪繼續問:對身體哪一部份好?愛玉婆婆很誠懇的回答:我也不知道~

 

上霧台的民居

石板牆、石板階梯

魯凱祖先們當初就地取材、利用當地出產的石板,經過切割、堆疊,建構出魯凱族人居住的房舍,大塊的石板貼成地板、床面、座椅,小塊石板堆疊成牆,在空間的區隔中,也包含了特殊的意義,藉此傳遞一種家庭中各種角色地位的分野,實在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建築。

 

石板屋頂  

石板水槽


霧台基督教長老會教堂,位於霧台魯凱文物館之上方,建築很大很醒目也很特別,是當地人民做禮拜的地方。霧台教會中央的十字架是用兩根巨木交叉而成,建築外觀也十分氣派,西式教堂的結構中揉合著魯凱族的意象與圖騰,牆身則是用一塊塊巨石堆疊而成,村民以輪工的方式,花了六年才在去年底完工。不論從村莊哪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它神聖莊嚴的身影。

 

從教堂右前方看過去的聚落。

 

頭目的家,院落中的鞦韆架是頭目家的象徵。

 

走進霧台村,就可以感受到藝術的氛圍,部落富於藝術傾向的生活態度,隨處可見雕刻、編織藝術生活化的蹤影,運用在服飾、家居用品、裝飾品等,將霧台村打造出「藝術村」的形象,是全台灣原住民部落人文保存最豐富的部落之一。

  

 部落居民似乎是天生的藝術家,家家戶戶都能將房舍磚牆彩繪上自己喜愛的色彩,以族人生活為素材,舞蹈、狩獵等等為主題,還有許多圖騰素像點綴其中,大膽鮮明的配色,繽紛五彩的運用,實在美極了。

雖然牆上同樣嵌貼著山豬圖像,但仔細看,還是風格迴異。

成排的山豬獠牙骨當屋飾,也只有原住民有這份豪邁。  

在霧台遇見很多居民姓杜、巴、沙。這藝術家會不會剛好父母一個姓杜,一個姓巴?

 

整個岩板路唯一彩成天空藍的民居,非常醒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