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初到廣州,女兒帶我散步去當地傳統市場逛逛,出家門後不遠,遇見一彎水道,女兒遙指前方,告訴我那兒有一個古村落,我應該會喜歡,哪天可以去探訪。接著幾天車行路過幾回,近距離看它,更吸引我要一探究竟的想望,於是某天早上,老林和我散步前往,大約走不到10分鐘即抵達古村落。相較於陳家祠在地鐵站旁,聚龍村的交通較需輾轉而來,但也因此,讓這片古民居更顯謐靜怡人。

20230403 (27).jpg

聚龍村門樓。

聚龍村古建築群始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由廣東臺山鄺氏族人興建,是廣州現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現存房屋19幢,均為兩層青磚樓房。該村按井字型平面佈局,建有七條街巷,縱橫整齊美觀,錯落有致,每座民居院落占地約2百平方米,坐北朝南。建成之初共有20幢。其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嶺南特色和較高的歷史價值,被列為廣州市歷史文化保護區。...摘自網路。

聚龍村很親民,有三個入口。無需入門票。

20230403 (7).jpg

由裡面廣場往外拍攝的視野。地上有雕刻著龍聚在一起的石雕花。

20230403 (10).jpg

這是聚龍村民居前的廣場,晨間有兩群人分別各踞廣場兩方,一組人舞太極劍,另一組人在遠方跳廣場舞,互不干擾。老林和我坐在廣場中間聚龍圖雕旁的座椅,也是一派寧靜悠閒。據說,百年前的聚龍村,完全不像現在這樣安靜。

讓時光倒流到清朝光緒年間。

清朝的廣州,一口通商,錢財滾滾。聚龍村的興建者———廣東臺山鄺姓家族聞名而來,在原本是一片河灘沙地的芳村沖口,辟出一塊面臨水道、水通廣州的風水之地。10年耕耘、修建,人丁逐漸興旺,到光緒十五年(1889年),20幢整整齊齊青磚樓房和100畝良田沃土奠定了聚龍村的樂土。...摘自網路。

20230403 (32).jpg

20230403 (9).jpg

20230403 (14).jpg

20230403 (13).jpg

不同民居,屋型一致,但裝飾家屋各有風情。

20230403 (11).jpg

小瑪的視角,遠觀我家老林的背景~

20230403 (8).jpg

20230403 (12).jpg

20230403 (15).jpg

這裡保存了完整的清代古建築,青磚大屋、紅木大門、青石板路、石板橋……這些青磚大屋簡樸大氣,整齊劃一,街巷橫平豎直非常氣派,和平時所見的七彎八繞的城中村形成鮮明對比。置身其中,有種時光倒流的交錯感。

20230403 (16).jpg

20230403 (17).jpg

聚龍村的青磚大屋,牆腳用整塊麻石砌成,窗楣的灰雕繪有富貴吉祥圖案。

20230403 (29).jpg

20230403 (4).jpg

聚龍村前的河道上有兩座造型各異的石板橋,分別是聚龍橋和躍龍橋。

20230403 (25).jpg

說這河道中埋了兩艘龍船,每年端陽節前有"起龍船"儀式,競龍舟終點在近珠江口的毓靈橋。

20230403 (26).jpg

20230403 (28).jpg

20230403 (30).jpg

河道上,清除河面落葉的小船。

20230403 (5).jpg

20230403 (31).jpg

這個以清代民居為建築群的百年村落,曾孕育出不少文人墨客及富商,故有“北有陳家祠,南有聚龍村”的說法,一磚一瓦,一牆一幢,無聲勝有聲,靜靜地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很高興有時間,來這裡度過沒有車馬喧囂的安靜時刻,手扶青磚牆,看著安靜流淌的河湧,讓自己慢下來享受歲月靜好的意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聚龍古鎮 清代民居
    全站熱搜

    小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